2015年開局平靜如常,臨近春節,市場上備貨商家開始增多,外地藥商也準備陸續出倉賣貨,準備返鄉,市場難再有特殊行情出現,商家習以為常,2014年是銷售最差的一年,人們站在“馬年的尾巴尖兒”上眺望“羊年的犄角兒”,再次充滿期待。
從宏觀經濟看,經濟進入新常態,14年12月份中央經濟會議,為2015年經濟定調,“積極的財政政策,與穩健的貨幣政策”,與上一年論調無異,但首提“積極財政政策要有力度”, 以及“貨幣政策松緊適度”是否預示著今年投資力度將要加大。從微觀方面看,截至目前,大部分中藥材價格已經平穩,產量、庫存以及需求已達到一種平衡,這就體現在中藥材價格上,2014年傷農品種不多,但大多數家種品效益,與糧食作物貼近或持平,藥商更期待明春種植以及需求變化能夠打破僵持態勢。
短期內仍然看不到藥市行情好轉跡象,表面波瀾不驚,實則暗濤洶涌,中藥材交易正在發生巨變,大貨交易產地化,成為藥材交易新常態,產地種植規;、產業化,在土地流轉政策促進下,成就藥材種植新常態,產地與企業產銷對接,以及中藥材電子商務普及和推廣下,省去流通環節冗余和繁雜,中藥材市場功能在弱化。
2014年家種藥材行情再次下調,作為種植增幅下降的年份,這是承上啟下的一年, 2014年種植收益與糧食作物更加貼近,也第一次出現了價跌傷農的品種,苦地丁、荊芥穗等品種,不僅經歷了過山車行情,也經歷了藥賤傷農的酸澀,這在警示人們,徹底認識藥市新常態,如不能理性種植,悲劇還會重演。
2014年家種藥材價格下跌,農民收益下降,而種植大戶卻面臨更多的苦楚,價滑以及工費高,壓縮種植收益,而租地費用高,增加成本壓力,以及中藥材種植管理特殊化,規;N植經驗不足,一畝的管理經驗用在二十畝、甚至二百畝、一千畝未必能夠靈驗,從而難以達到正常產量,更是雪上加霜,這是規;N植必須要跨越的難題,不過趨勢難擋,仍需摸著石頭過河,短期內將有效縮減種植,為行情復蘇打下基礎。
2015年世界經濟仍緩慢復蘇,國際油價延續跌勢,中東石油生產國放話不準備減產,國際油價已經跌破50美元,國內汽柴油價格迎來十二連跌,雖然對中藥材行情沒有直接影響,但是對物流業無疑是重大利好,運輸成本下降,對中藥材行情復蘇有間接作用。
近期市場批量交易較多,藥品銷售單位還在認證,藥材價格平穩了,但還不會加大倉儲量,因為行業認證還要持續一年時間,如今種植能否調減已不重要,關鍵是存貨消化,另一方面新藥典還沒有頒布,認證和藥典編撰同步進行,中藥材生產經營標準將提高,藥品經營準入門檻也要提高,這一些都需要時間來適應,綜合各項因素今年上半年貨源消化難有大的改觀。
天氣變化繼續影響行情,1月上旬云南東部從北到南,經歷降雪天氣,三七行情微動,干姜也受降雪影響,生姜價漲推動干姜價微浮,行情沒有劇烈變化,但卻增加了藥商的想象空間,入冬至今北方無有效降雨雪,青翹有著貨少的利好,有商擔心冬春連旱,恰逢藥廠購貨增多,天氣間接影響了青翹行情,更有甚者今年暖冬,聯想到倒春寒,又將把籽實類品種推到風口浪尖,提前捋順產量、庫存、價位以及銷售情況吧,萬一呢。
提起漲價品種,為數不多。荊三棱止跌轉升,陳貨薄弱,且產地單一,但種植在三月份進行,行情還需關注。水半夏價漲,連續減種三年,行情震蕩上升,今終發力,產地新貨八成干10-10.6元,后市看消化情況。川芎價漲,市場統貨14.5-15元,不過在第面積大,陳貨尚存,適當關注奶芎產量以及苓種上山情況。枸杞冬季正是旺銷季,寧夏貨上漲2-3元,2014年青黃不接價曾猛升,秋果減產,價還有上升可能,時下280粒82-84元。柏子仁前期價格貼近成本價,有商買入大貨,98貨升至83元,如今銷售減少,再漲缺乏動力。
2014年秋冬家種藥材銷售不佳,新陳積壓情況較為普遍,這就為明春行情產生壓力,也將影響到種植增減,屆時諸多品種會出現關鍵性行情節點,意味著藥市投資機會增多,大經濟環境都要穩中求進,藥市從業者更要如此。
|